医学生物学与统计学教研室
医学生物学与统计学教研室,拥有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合理,教学经验、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承担了医学类,药学类专业的医学生物学、统计学及相关学科的日常教学工作。教研室在师资、教学科研条件和学术水平等方面都得到了发展。2人获“红云园丁”奖教金杰出奖,1人获“伍达观”奖教金先进奖,学院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党员 3人次。
一、教师队伍整体情况:
医学生物学与统计学教研室现有9名教师,其中校级骨干教师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年龄:平均年龄约40岁;学历结构:博士4名,硕士3名,本科2名;职称结构:副高4名,中职5名。队伍年龄结构、职称结构比例合理,是一支富有朝气的教师团队。教研室教师治学严谨、有高度的责任感,专业理论功底扎实,专业技能过硬,教学效果明显,教学深受学生好评。
二、教学内涵建设:
1、课程介绍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随着人类基因组全序列的破译,后基因组计划的启动;基因工程与克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的建立与应用以及表观遗传学、系统生物学等新领域的出现,生命科学正向深度和广度进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重大突破,极大地推动了医学的发展,也大大加速了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医学生物学》是大一新生开设的一门医学专业基础课程。其任务是应用生物理论和生物实验方法阐明生命的组成、生长和发育、生殖、遗传和变异以及进化等生命现象的本质。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为进一步学好其他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各科奠定良好基础。
《医学统计学》是针对五年制医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的必修专业课。把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医学研究、公共卫生事业和卫生事业管理的一门科学,是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医学,医学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的一门应用科学。它通过对事物数量关系的详尽描述和比较,进而认识其客观规律性,是从事卫生事业人员必须具备的重要工具和研究手段。是加强和提高学生统计分析素养的重要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的理论水平和所具备的实践动手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自学能力,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熟练运算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研室同时还承担了《预防医学》、《循证医学》、《社区卫生管理》等相关课程。
2、教学水平
教研室承担学院各中西医临床、中医学、针灸推拿学、护理学、药学、中医美容等专业研究生、本、专科的教学工作。目前开设的主要课程包括《医学生物学》、《医学统计学》、《统计学基础》《心理统计学》《流行病学》、《社会医学》、《预防医学》、《专业英语》等8门。这些课程涉及生命科学的基础,同时又反映医学科学前沿,涵盖医学及相关专业,属重要的医学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
3、教材、教学改革成果或课题
教研室教师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水平与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主编、参编规划专业教材数十本。


《医学统计学》为院级重点建设课程。
《培养新型中医人才,医学生物学课程建设探索研究》获云南中医学院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综合研究-重点课题)立项
三、科研课题、论文论著及成果
1、科研课题
|
立项 时间 |
项目名称 |
参与情况 |
项目来源 |
经费(万元) |
项目编号 |
项目起止时间 |
|
|
1 |
2013.3 |
从微环境角度研究大鼠脂肪肝痰瘀的蛋白分子基础 |
姚政(1) |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自筹) |
10 |
2013FZ093 |
2013/03-2016/04 |
|
2 |
2017.10 |
健脾方药对脂肪肝细胞炎症反应微环境影响的初步研究 |
姚政(1) |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中医联合专项 |
10 |
2017FF114 |
2017/10-2020/07 |
|
3 |
2019.1 |
|
姚政(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38 |
—— |
2019/1-2022/12 |
|
4 |
2017.10 |
从一氧化氮途径探讨三七皂苷抗非酒精性脂肪肝机制研究 |
冯晓异(1) |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中医联合专项 |
10 |
2017FF116 |
2017/8/-2020/7 |
|
5 |
2019.10 |
基于“从瘀而论”研究血小板活化因子在银杏内脂B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中的作用 |
武俊紫(1) |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中医联合专项 |
10 |
—— |
2019/1-2022/12 |
|
6 |
2015.10 |
从一氧化氮途径探讨三七皂苷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研究 |
冯晓异(1) |
云南省教育厅 |
1 |
2015Y315 |
2015/10-2017/9 |
|
7 |
2018.1 |
基于HIF-VEGF-Notch通路探讨益气养血活血法干预COPD肺血管重构的分子机制 |
李玉卿(1) |
云南省教育厅 |
3 |
—— |
2019.1/2010.12 |
|
8 |
2011.1 |
滇产山小橘属植物中铜绿假单胞菌III型分泌抑制剂的研究 |
韩峻(3) |
国家自然基金 |
60 |
81173504 |
2011/1-2016/12 |
|
9 |
2015.1 |
《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姜科二萜构效系研究》 |
韩峻(3) |
国家自然基金 |
43 |
81460533 |
2015/1-2018/12 |
|
10 |
2011.1 |
滇产山小橘属植物中铜绿假单胞菌III型分泌抑制剂的研究 |
李玉卿(6) |
国家自然基金 |
60 |
81173504 |
2011/1-2016/12 |
|
11 |
2018.1 |
云南春燥环境下小鼠动物模型的评价与研究 |
冯晓异(6) |
国家自然基金 |
36 |
81760826 |
2018/1-2021/12 |
|
12 |
2013.12 |
基于成人特点的中医药《生物化学》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 |
姚政(1) |
云南中医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项目 |
0.5 |
—— |
2013/12-2014/11 |
|
13 |
2013.12 |
《培养新型中医人才,医学生物学课程建设探索研究》 |
韩峻 |
云南中医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项目 |
0.8 |
—— |
2013/12-2014/11 |
|
14 |
2017.1 |
中医学专业教改班实施导师制的探索与思考 |
冯晓异(1) |
云南中医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项目 |
0.5 |
YB20170315 |
2017/6-2018/6 |
2、发表论文情况
教研室教师近五年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30余篇,发表论文的期刊杂志主要有:BMC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Journal of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中华中医药学刊、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中国医药导报、中国当代医药、云南中医学院学报、云南中医中药杂志等。
(1)Guangyi X,Chongsuvivatwong V,Geater A,et al.Application of Delphi technique in identification of appropriate screening questions for chronic low back pain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xperts' opinions.J Altern Complement Med 2009;15:47-52.( IF=1.76)
(2) Xiong G,Virasakdi C,Geater A,et al.Factor analysis on symptoms and signs of chronic low-back pain based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J Altern Complement Med 2011;17:51-55.( IF=1.86)
(3)Wu, J., Williams, G. R., Branford-White, C., Li, H., Li, Y., Zhu, L. M. Liraglutide-loaded 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 microspheres: Preparation and in vivo evaluation[J]. 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2016, 92: 28-38. (IF=3.756)
(4)Wu, J. Z., Bremner, D. H., Li, H. Y., Sun, X. Z., Zhu, L. M. Synthesis and evaluation of temperature-and glucose-sensitive nanoparticles based on phenylboronic acid and N-vinylcaprolactam for insulin delivery[J].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 2016, 69: 1026-1035. (IF=4.164)
(5) Wu J, Bremner, D. H., Li, H. Y., Niu, S. W., Zhu, L. M. Phenylboronic acid-diol crosslinked 6-O-vinylazeloyl-d-galactose nanocarriers for insulin delivery[J].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 2017, 76: 845-855. (IF=4.164)
(6)Wu J, Williams G.R., Li H.Y., Wang D., Wu H., Li S.D., Zhu L.M. glucose- and temperature-sensitive nanoparticles for insulin deliver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edicine.2017 ,12:4037-4057. (IF=4.300)
(7)Wu J Z, Williams G R, Li H Y, et al. Insulin-loaded PLGA microspheres for glucose-responsive release[J]. Drug Delivery, 2017, 24(1):1513-1525. (IF=6.402)
3. 获奖情况
韩峻老师参与的“滇产中草药抗MRSA等药物筛选技术创建与应用”研究,获2013年云南省科技成果二等奖,姚政老师参与的“扶正解表法调节上呼吸道微生态平衡的实验研究” 获2013年云南省卫生科技成果三等奖。

四、教研室的目标:
1、加强教研室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使教师的教学质量能够适应和胜任新形势下学科发展和高级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
2、依托学校不断加强学科建设的力度,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为培养高质量的医学人才作出贡献。
3、依托学科和教研室条件,逐步开展多种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