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院校级骨干教师

宋波,教授,云南中医学骨干教师,承担《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撰写高水平学术论文6篇,其中SCI收录2篇,核心期刊4篇;为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做出贡献。

段为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云南中医学院骨干教师,承担《药理学》等课程。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云南省中医药学科带头人,中国毒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毒理分会理事,云南省药理学会副秘书长。

吴志明,教授,云南中医学骨干教师,承担《方剂学》、《中医各家学说》等课程,获云南中医学院“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武达观教育基金奖教金先进奖,红云园丁奖优秀奖,云南中医学院教学成果奖鼓励奖,云南省“九五”重点学科“中医经络学”学术骨干。

吴静,副教授,云南中医学院骨干教师,承担《医学生物学》、《医学统计学》 等教学课程,参加学院多媒体课件比赛排名第一荣获优秀奖,指导大学生创业大赛荣获”优秀教师”称号,参研5项省级、厅级课题,参编规划教材6部。

杨恩彬,副教授,云南中医学骨干教师承担《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美容局部解剖学》等课程。2016年获第四届“中医药社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西医高级组三等奖。

和凤军,副教授,正常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研室主任,云南中医学院骨干教师,承担《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功能解剖学》等课程。荣获云南中医学院首届“十佳青年教师”,云南中医学院优秀教师、“三育人”先进个人、优秀教育工作者等。

马凤丽,副教授,云南中医学院骨干教师,承担《方剂学》、《中医食疗养生学》、《方剂与治法》等课程。云南省精品课程《方剂学》主讲教师,曾荣获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云南中医学院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陈嵘,副教授,云南中医学院骨干教师,承担《生理学》、《心理咨询学》等课程。云南省心身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精神科医师协会委员,获第三届 “中医药社杯”全国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二等奖与多次校级一等奖,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石安华,副教授,云南中医学院骨干教师,承担《病理学》、《病理学实验指导》等课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中医药微生态学”后备学科带头人;获云南中医学院首届“十佳青年教师”,“中医院校中西医基础课程网络和移动学习平台的建设”获云南中医学院院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汪剑,副教授,博士,博士后,硕士生导师,云南中医学院骨干教师,承担《中医各家学说》《医古文》等课程。获云南省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排名第一)。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14部(主编5部),主持各级科研项目7项。

张建英,副教授,云南中医学院骨干教师,承担《中医综合实验》、《中医诊断学》等课程。获云南中医学院 “红云园丁奖”奖教金优秀奖,云南中医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主持并完成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面上项目1项,主持在研云南省科技厅联合项目1项。

孙艳红,副教授,校级骨干教师,承担《温病学》、《金匮要略》等课程。云南省精品课程“温病学”主讲教师,省级中医经典教学团队核心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中医文化学”骨干教师。获第七届“伍达观教育基金奖教金”先进奖。发表论文9篇,参编10部。

聂坚,副教授,硕士学位、研究生学历,中医综合实验室主任,云南中医学院骨干教师,承担《中医综合实验》、《中医诊断学》实训、《全科医学概论》等课程。获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中医药教学科学研究论文优秀奖,云南中医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邢海晶,讲师,云南中医学院骨干教师,承担《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微生物学》等课程。获云南中医学院优秀班主任,云南省优秀多媒体教育软件评审高等教育组三等奖,基础医学院微课竞赛三等奖,中医药高校课程共享联盟微课竞赛鼓励奖,云南省卫生科技成果奖励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