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基础医学院2021级中西医临床7班以“时代青年茂风华 传承精神谱新章”为主题,赴昆明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展了“行走的班会”实践活动。全班44名同学、班主任孙雪萍和年级辅导员赵曼华参加了本次活动。
追忆茶马古道,感受历史魅力
“行走的班会”第一站,同学们来到位于地铁3号线出站口旁的碧鸡关村。碧鸡关村坐落于西山脚下,千百年来,碧鸡关是昆明通往滇西及东南亚、南亚各国的第一关,也是“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的重要一段,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在这里同学们参观了碧鸡关村牌坊、古城墙、古碑群和古井等历史遗址,深切感受到这个曾经的古老关隘,不仅是古代交通的重要枢纽,也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的重要承载体,还是古代南亚、东南亚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与魂,也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支撑。
铭记抗战历史 弘扬爱国精神
“行走的班会”第二站,同学们来到了“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1939年,中国抗战进入最黑暗的时刻,为了支援国内抗战,3200多名南洋华侨青年响应祖国号召,组成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他们驾驶汽车,穿越滇缅公路,将大批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国内,为抗战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这些机工们不仅面临着艰苦的运输任务,还时常遭受日军的袭击和威胁,但他们始终坚守岗位,用汗水、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海外中华儿女爱国主义的光辉篇章。
仰望着矗立在苍松翠柏之中巍巍丰碑,聆听着南侨机工的历史事迹,同学们深刻感受到海外中华儿女的赤子之情,体会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担当。同学们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要学习南洋华侨机工舍小家为大家的爱国主义精神,要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爱国情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贡献力量。
传承聂耳精神 庚续红色血脉
“行走的班会”第三站,同学们来到聂耳墓及聂耳纪念馆前。人民音乐家聂耳生于云南昆明,一生创作了大量具有时代感、艺术性和民族精神的作品,特别是他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以激昂的旋律和振奋人心的歌词,成为了中华民族抵抗外侮、争取自由的号角,最终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永远响彻在中华大地上。
伫立在聂耳墓前,全体师生脱帽肃立,高声齐响《义勇军进行曲》,用歌声表达对人民音乐家的敬仰和思念。随后,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全体团员重温“入团誓词”,拜谒聂耳墓、瞻仰聂耳遗像、参观聂耳纪念馆,深入了解聂耳短暂而的光辉的一生,一幅幅照片、一篇篇歌词,让同学们身临其境感受到聂耳为国而歌的爱国热情。
“行走的班会”,让同学们走出校园、走进红色教育基地,在行走中洗礼思想,在行走中磨练意志,在行走中收获友谊;同时也在行走的“大熔炉”中筑牢思想根基,在精彩纷呈的体验中留下深刻记忆,进一步坚定了争做时代新人的理想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