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部门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新闻

民族团结一家亲,同筑健康中国梦 ——云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院?整合医学学院联合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2023-07-19 10:50:34 发布人:云南中医药大学 浏览:

云中讯(通讯员:王伊娜,李永权)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思践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2023年7月10 日至7月13日云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院·整合医学学院联合组建“2023年滇苏中医药大学生联合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一行32人,共同前往云南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宁洱哈尼族一组自治县等地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两校师生通过深入民族地区了解民族团结进步新气象、送医送药服务少数民族老百姓、慰问捐赠少数民族小学生、参加民族团结誓词碑、爱国主义基地等活动,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2023年7月10日

院际交流,共促和谐发展

2023年7月10日上午,云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院·整合医学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在云南中医药大学杏林广场举行了2023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出征仪式。云南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杨鹤清为各出征团队授旗,杨鹤清副书记表示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认识基层、服务基层具有重要意义,强调要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并预祝本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出征仪式上云南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杨鹤清致辞

出征仪式后,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院·整合医学学院师生参观了位于云南中医药大学呈贡校区的云南省中医药民族医药博物馆,师生们对博物馆展厅的云南少数民族医药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与讲解员志愿者积极互动,感慨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2023年7月10日下午两点,两校师生抵达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中医医院,参观了医院科室情况,与医护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在医院开展了义诊服务,向医院捐赠了药品。张胜老师还以“双向调节思想在中医临床的运用”为题,向墨江中医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专题讲座。讲座现场座无虚席,参会人员积极交流学术思想,开阔学科视野,跟踪学科前沿,共同谋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随后云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张胜、向阳、罗光云三位老师分别来到医院的脾胃病科、生殖健康与不孕症专科、皮肤科专家门诊开展义诊服务,当地群众纷纷慕名而来,络绎不绝。参加活动的群众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对上了年纪的群众尤为实用,让大家不出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免费医疗服务,提高了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意识,也提升了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活动现场,志愿者同学为当地群众精心准备了按摩推拿、耳穴治疗等项目。志愿者们根据老百姓提出的健康问题,用所学知识为老百姓提供专业的解答和有关的生活建议,积极宣传中医康养理念。在义诊活动中,志愿者们不辞辛劳、尽心尽责,用全力以赴和倾情奉献,积极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传递向上向善的道德力量,以实际行动参与“健康中国”建设

活动感言

王志娇(云南中医药大学2021级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生):“当我看到当地百姓得到服务后的笑容,所有的疲惫都在一瞬间烟消云散,得到他们的信任,也更加坚定自己成为一名医生的决心。医者岐黄志,奋斗正当时,作为新时代的中医青年,传承、发展中医药,我们责无旁贷。”

马文倩(云南中医药大学2021级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生):“行胜于言,实践是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唯一途径。实践是检验我们学习成果,提高我们个人能力最好的老师。“医者艺也,医者仁也”,本次义诊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一名合格医生,不仅要有高超精湛的医术,还要有普救含灵之苦的仁心。”

杨凯尧(云南中医药大学2021级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生):“在活动中,我主要负责问卷调查,了解当地老年人对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的认识程度,通过了解发现,当地群众对中医药了解程度很匮乏,当地也没有开展系统的养老服务计划。通过此次调查我体会到我们弘扬中医药文化的路还很漫长,我们应该多到基层地区弘扬中医药文化,让基层群众了解中医药,认识中医药。”

 

2023年7月11日

医药下乡,服务一方百姓

2023年7月11日上午,两校师生来到位于普洱市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者东镇中心卫生院,为当地百姓进行专家义诊、推拿、耳穴等中医特色服务。

浓厚的中医药文化吸引了众多村民的到来,当两校师生到达者东镇中心卫生院时早已有很多群众在排队等待,几位老师迅速开始坐诊。他们耐心细致地为群众分析病情、讲解卫生保健知识,认真解答村民关于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诊治及愈后疑难问题。对于义诊中发现需要进一步治疗的群众,志愿者嘱咐他们一定要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同时,还就农村群众存在的慢性病、多发病、常见病提供现场咨询、合理用药和饮食指导。当地村民感慨道:“你们真是太好了,还来乡下为我们看病,以前我们要坐好远的车才能到城里看病,真是太谢谢你们了。”村民们质朴的笑容和话语是师生们赶路疲惫的解药,是此次乡村义诊的最好馈赠。

志愿者同学们积极为村民发放免费药品,细心讲解药品的功效和使用方法。村民们称赞:“这些药好多在我们乡下都买不到,你们真好啊,为我们免费上门送医赠药,用真心真情守护我们的生命健康安全,谢谢你们啦!”一份份药品送到群众手上,一份份关心和温暖也送进群众心里,村民们充满感激的话语和真挚的眼神,让师生们更坚定了传播中医药文化,全力促进了乡村振兴的信心和决心。多次培训的推拿耳穴手法在此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志愿者同学娴熟地为村民开展推拿和贴耳穴,一边向他们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和一些康养技巧,一边倾听他们分享当地特色,大家都乐在其中。

奉献爱心,关爱留守儿童

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者东镇中心小学地处哀牢山中部、阿墨江上游者干河畔,是2006年撤乡并镇新迁办的一所新学校,于2013年9月1日全面建成投入使用。者东镇是聚边远、高寒、少数民族居多为一体的集镇,是直过民族拉祜族支系“苦聪人”全国居住最多的地方。义诊活动之余,两校师生来到了者东镇中心小学,开展了慰问贫困学生和捐赠文具用品的活动。

捐赠仪式上,者东镇中心小学刘进荣副校长介绍了中心小学的基本情况,云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党委书记孙雪萍代表两校师生进行发言,她希望中心小学的同学们从小要树立远大理想、磨炼坚强意志,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才,希望同学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建设国家、建设家乡、回报社会,鼓励同学们从小就更多地了解中医、感受中医、学习中医,丰富卫生健康知识,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自身中医药健康素养,努力成为传承和弘扬祖国医学文化的使者。

捐赠仪式结束后,志愿者同学和者东镇中心小学的小朋友们进行了具有中医药韵味的趣味游戏,带领小朋友们表演了八段锦和太极拳,让小朋友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和领略了中医药文化的风采。

访贫助困,开展暖心服务

2023年7月11日下午,两校师生来到了普洱市镇沅县者东镇东洒村,走访慰问了贫困村民家庭,实地察看了房前屋后、田间地头,与贫困村民进行了一对一的促膝交谈,了解家庭状况、仔细询问了身体状况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嘱咐他们好好保重身体,勉励他们要坚定信心,乐观生活,并送医送药,送去了两校师生的关心和温暖。

深入山涧,调研林下种植产业

访问贫困户后,两校师生共同前往东洒村调研普洱市中医医院在东洒村的“林下药材种植”扶贫项目情况。2018年,普洱市中医医院为村民免费赠送了价值10余万元的滇黄精苗,积极引导村民发展林下滇黄精种植,并引进普洱良品益康药业有限公司对村民进行技术指导和订单收购。目前,已经有40余户农户参与种植滇黄精40余亩。东洒村把滇黄精种植作为“一村一品”来规划发展,带动更多农户发展滇黄精种植,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户增收“双赢”,推进乡村振兴。两校师生的到来不仅对中药材的种植提出了指导意见,更深切地感受到了真切感受乡村振兴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的新变化。

活动感言

王依娜(云南中医药大学2021级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生):“当我走进者东镇中心卫生院,看到村民们质朴的面容,也感受到了他们对我们的期待与欢迎,不由得想到自己家人,是这样亲切且熟悉。从他们口中得知有的村民是翻山越岭来此看病,我心中一紧,他们多么不容易呀。在服务的过程中我也得知当地居民对中医药的认知还存在很多不足,这些短板都需要我们每一个中医学子通过自己的一点一滴的努力去填补,我们要大力宣传中医药文化魅力,积极参与到中医药事业建设中去,将中医药知识带到更多地方,带进更多人心里。”

谭蕾(云南中医药大学2021级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生):“作为第一次参加“三下乡”的同学,我心中既紧张又满怀期待,但是当我走进者东镇中心小学,看到美丽的校园和热情的老师和同学们,心中只剩下了喜悦与感动。当我们带领同学们做活动时,也感受到了他们身上阳光、积极的精神风貌。希望我们的到来,可以让者东镇中心小学的同学们在中医药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中茁壮成长,走向远方。”

2023年7月12日

民族团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3年7月12日,两校师生来到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普洱民族团结园,参观了民族团结誓词碑。1951年元旦,从北京观礼归来的普洱各民族兄弟在宁洱歃血盟誓,刻石铭志,建立民族团结誓词碑。民族团结誓词碑被誉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新中国民族工作第一碑”、“人类民族史上唯一的丰碑”、“新中国最早开展民族团结创建活动的物证”。在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前师生们重温铮铮誓言,接受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的洗礼。

随后,师生们拾阶而上,来到了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纪念馆,馆内陈列着展示建碑历史的大量图片和实物,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背后的故事更加清晰地呈现在眼前,师生们深切感受到云南26个边疆少数民族在团结誓词碑精神的引领下,一心一意跟党走,团结实干建家园的生动史实,进一步深化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走进茶源,考察普洱茶产业

2023年7月12日下午,师生们来到普洱市参观了银生茶庄园。普洱市是“茶马古道”上重要的驿站,是著名的普洱茶的重要产地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产茶区之一。走进银生庄园,260多亩现代化良种茶园茶香四溢,沁人心脾。志愿者同学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亲手采摘了古树茶叶,制作了属于自己的专属普洱茶,亲身体会了普洱茶制作的匠心与韵味,为当地人民群众在茶文化产业发展上的所付出的辛劳和所体现的智慧而震撼。

活动感言

赵鋆(云南中医药大学2021级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生):“通过一天的学习参观,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新时代大学生所要肩负的责任,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学生,我要争当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青年,坚决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余孟瑶(云南中医药大学2021级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生):“在此次实践活动中,我不仅增加了社会实践经验,也深刻明白了做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踏实前行,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一致,助力乡村振兴,大家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明确自我的责任与担当,赓续英雄之志,续写时代华章!”

2023年7月13日

刚毅坚卓,传承爱国薪火

2023年7月13日上午,两校师生来到著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参观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原教室、“一二·一”运动四烈士墓和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馆等场馆设施,聚精会神地聆听了联大师生当年结茅立舍,弦歌不辍的感人故事,兴致勃勃地了解了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西南联大旧址有关情况。透过一张张珍贵历史图片和一件件宝贵的文物档案,师生们重温党的光辉历史,缅怀党的丰功伟绩,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追忆红色足迹,也更深深地认识到,在云南广袤的红土地上,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在这样充满爱国情怀和学术造诣的地方,广大同学要应认清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当代青年志愿者的热情与青春和知识和能力投身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活动感言

李姝洁(云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团委书记):“通过参观学习,我对“刚毅坚卓”四个字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对联大学子坚忍不拔、追求卓越的精神而动容。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提高党性修养,坚定爱国主义情怀,要把这种“刚毅坚卓”的精神融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坚定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尽职尽责做好各项工作,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美发展,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郑志广(云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辅导员):跟随讲解员的脚步一点点参观西南联大旧址,更深入地了解联大师生在那段艰难与困苦的历史中的历程,深受教育和思想洗礼,联大人以自己不屈的精神,始终心怀民族,心怀大义,积极投身于学习,投身于革命之中。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以联大精神为指引,坚定立德树人的担当,在新的历史时期,砥砺前行,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为期4天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民族团结一家亲,同筑健康中国梦”为主题,将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地区健康扶贫助困、中医药文化下基层、乡村振兴实践等紧密融合为一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让师生们在社会大课堂实践过程中不断增强爱国主义精神、民族团结感情,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激励着同学们勇担时代责任,凝聚奋进力量,为实现“健康中国”梦贡献积极青春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