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学位点简介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科学位点建设 > 学位点简介

中医医史文献

2025-09-08 19:30:26 浏览:

一、历史沿革

中医医史文献学是一门由中医文献学、中国医学史、中医各家学说、医古文整合而成的复合型、交叉型的学科,是中医学各学科研究的重要基础。本学科是中医学的传统学料,渊薮于古代,而创建于新中国中医院校教育,所运用的中医古籍文献研究方法也是中医学的传统研究方法,是提高中医学术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学位点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正式招生。本学位点以研究历代名医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及中医药、民族医药文化为内涵,学习先贤临证心法,提高中医临证实效,传承、传播传统医药文化。在研究方法学上,运用中医文献学研究方法,整理历代名医名著和古今名家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为中医学理论与临床的发展服务;综合运用中医文献学、民族学等研究方法,研究中医药、民族医药文化,促进传统医药文化的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

通过探索总结中医药文献资源的保护与研究方法,实现中医药学、文献学、信息学、计算机科学、民族学、传播学等多个学科融合,提高中医药文献的保护与利用能力,为中医药学科整体发展奠定重要基础,为中医药科研、文献研究以及提高临床疗效提供可靠依据。以中医各家学说与学术流派为研究基础,探索包括云南中医药在内的中医药学术传承、发展的规律与特点,从源流上把握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概貌和中医药文化内涵,以更好传承发展中医药学术。

二、学术队伍情况

本学科目前有专职教师及研究人员13人,本学位点现有导师7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人员4名,硕士学位人员6名。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稳定的学料研究方向,学术梯队的年龄、知识结构合理,学科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基础理论扎实,治学严谨,取得了一批重要的学术成果。

三、科研及成果情况

在近年来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本学位点在中医名家学术思想研究、中医药文献信息数字化研究以及云南地方医药文献整理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的学术成果。以第一作者或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30余篇,参编教材及论著30余部。主持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云南省社科基金科研课题及厅级课题共计20余项,其中主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项。

四、培养研究生情况

本学位点于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正式招生。历年共招生30余人,目前在读12人。

五、主要研究方向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积累,目前本学科主要形成了以下3个研究方向:(1)中医各家学说与学术流派研究;(2)中医药文献研究;(3)中医药文化研究。突出体现中医名家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云南地方医药文献与文化研究特色,并将信息数字化等新技术与中医药文献与文化研究相结合,以适应中医药文献现代研究发展需要的特点。

六、学科优势特色

我校在中医药文献、中医药文化,特别是在云南民族医药文献、云南民族医药文化的研究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基础。我校中医医史文献学位点将在中医药古籍文献、中医药文化、云南地方中医药文化、民族医药文献、民族医药文化等方面积极开展科学研究,通过科研工作带动学位点的建设发展和学术水平的提高。

七、其他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