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至25日,由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主办、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各家学说与临床研究分会和云南中医药大学共同承办的“2025年学术年会暨吴佩衡温阳学术思想探讨专题研讨会”在云南中医药大学呈贡校区顺利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70余名中医药专家学者齐聚春城,共襄盛会。
换届选举启新程,学术传承谱新篇
24日晚上,分会顺利完成换届选举工作。经大会表决,选举产生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各家学说与临床研究分会新一届理事会名单。分会新一届负责人云南中医药大学“银龄教授”李成文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各家学说与临床研究分会在学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过去六年分会聚焦中医药学术传承与临床实践,兼顾科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受到了学会的表彰,被评为优秀分会。本次分会换届,是一个新的起点,新一届分会领导班子将不负众望,继续发挥引领作用,在深化理论研究、培育青年力量、提升科研素质、挖掘名师经验,指导临床实践等方面进一步凝聚各方力量,推动分会工作迈向新的高度。
开幕盛会启新元,群英荟萃共谋篇
25日上午,会议开幕式正式举行。云南中医药大学校党委书记邱勇代表学校向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他在致辞中指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凝聚着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实践。中医各家学说的传承与创新,是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核心动力。本次会议以“各家学说与临床研究”为主题,探讨吴佩衡先生的温阳学术思想,不仅是对先贤智慧的致敬,更是对中医药未来发展的思考与探索。希望通过本次会议进一步加强我校与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让中医药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监察专员、组织处主任黄玲在讲话中指出,本次学术年会聚焦吴佩衡温阳学术思想探讨,对传承和发展中医药特色理论,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期待各位专家学者能够在本次会议中,围绕这一主题,分享真知灼见,碰撞思想火花,共同推动吴佩衡温阳学术思想的传承与创新。
滇云论道承佩衡,温阳薪火耀杏林
作为会议亮点,本次学术年会围绕“近代云南四大名医之一吴佩衡”的温阳学术思想展开深入探讨。与会专家从“命门的逻辑”“从活用四逆汤看扶阳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承扶阳之道,创扶阳之术”“云南吴氏扶阳学术流派特色与应用”等角度,结合典型医案与科研成果,系统梳理了吴佩衡学派“重阳扶阳”的学术特色及其当代价值,分享了吴佩衡学术思想在云南本土的传承脉络与创新实践。
学术报告精彩纷呈,共促中医传承发展
本次年会设立主会场和人文社科项目申报专题分会场,2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中医各家学说的理论传承与临床实践的现代应用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在主会场,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药大学等多所院校代表作主题报告,从经典理论到临床经验,从文献研究到现代技术融合,多角度展现了中医药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
人文社科项目申报分会场则针对中医药学科研项目申报的难点与策略进行经验分享,助力青年学者提升科研能力,推动中医药学术研究的规范化与创新性发展,现场互动热烈。与会者一致认为,中医药学科研项目的成功申报对于促进中医药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此次经验分享,青年学者们不仅获得了宝贵的申报策略,还增强了科研信心,明确了研究方向,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交流平台,让更多的青年学者受益。
薪火相传担使命,守正创新启华章
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全国中医药学者提供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更推动了中医各家学说与吴佩衡温阳思想的深入研究,为新时代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云南中医药大学作为承办单位,充分展现了其在中医药教育与科研领域的实力与担当,未来将继续发挥地域与学术优势,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助力中医药事业薪火相传、蓬勃发展。